内容字号:默认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纪念汶川地震 应急通信盲区的思考

时间:2011-06-16 来源:对讲机资讯网 作者:admin 点击: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至今我们还清晰的记得当时的情景。巨大的震动让许许多多的村庄夷为平地,在这次巨大的浩劫中,近十万同胞离我们而去。逝者已去,屈指一算已经快三周年了。汶川地震留给我们的除了悲戚更多的是对巨大灾难时应急通信工作的思考。

如果没有应急通讯,我们的救援工作就是盲人摸象,如无头苍蝇一般找不到头绪。“5·12”汶川大地震当中,有“顺风耳、千里眼”美称的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国电信的通信联络均发生不同程度的阻断,在第一时间内几乎变成了“聋子和哑巴”,通讯阻断和影响的时间之长,令人震惊也让我们痛失了许多宝贵的救援时间。

据当时的媒体报道,受地震影响,中国移动四川公司有3个交换机发生拥塞,有2300多个基站因断电、传输中断等原因退出服务。中国联通其在四川汶川的G、C两网移动通信全部中断;四川阿坝地区约200个基站瘫痪;在陕西靠近四川地区的约500个基站和1条光缆中断。致使四川阿坝州的汶川县、理县、黑水和茂县本地通信全部受阻;甘肃陇南、甘南两地区有5个县也受阻。中国网通四川省绵阳至梓潼、汶川至都江堰二级干线传输系统中断。中国电信各省到四川长途话务拥塞,部分用户上网困难。因通信联络急剧增多,四川本地通话激增堵塞,长途话务量上升到日常的10倍以上,手机接通率下降到日常平均值的一半左右。地震发生后,人们紧急疏散避震离岗,固定电话无人值守,移动通信中断,形成了前所未有的通信真空状态,对组织指挥和快速反应影响极大。由于平时固话连四海,手机通全球,可是在自然灾害面前,人们平常熟知的通信手段却显得十分脆弱。对重大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突发军事事件应急通信意识不强,机制不健全,措施不到位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汶川地震留给我们太多的思考。这血的经验是属于全人类的。笔者把众多专业人士的观点整理起来,让大家一起来讨论和完善。

首先,应完善应急通信机制预案。虽然我们的各种通信保障预案都有,而且比较完善,但是在“5·12”突发重大地震灾害面前却显得应急迟缓,在第一时间里没有第一反应速度,对救灾指挥机关的适时决策,以及救灾队伍快速行动影响极大。试想,当突发重大自然灾害降临的时候,在第一时间里地方的互联网络、有线电话、无线手机处于瘫痪状态,军网也可能受到打击阻断,如何确保通信系统在第一时间里畅通就成为我们必须面对和认真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其次,应从需求出发,把应急通信手段落到实处。平时,大家每天都利用方便快捷高效的有线、无线设施和地方无线手机传递着各种信息,享受着和平时期通信的乐趣。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固定电话不通、手机顿时失声就使得我们不知所措。因此,在平时充分利用既设通信手段的同时,应把必要的应急通信手段(如卫星通信),落到实处,将“应急机动通信系统”纳入战争、抗洪抢险、抗震救灾进行装备储备,采取两条腿走路弥补暂时的通信真空。汶川抗震救灾中,“北斗一号”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成功运用就是最好的例证。配置如此多的应急产品,需要太多公司的共同参与以及研究。同时这也是大力发展应急通信产业的机会,这也会给广大相关企业更多的订单,甚至做到出口,得以获得客观的外汇收入。

再次,普及应急通信知识。即使在汶川地震以后,全球也经历了几个大的地震,但是普通老百姓对地震后的应急办法和应急设备根本就没有认识。一旦再次发生此类事件,那么在应急通讯方面的老百姓自救就成为了一句空话。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该有计划和安排的教授普通老百姓简单的应急以及设备的应用与购买等方面的知识,并且利用好广大媒体的平台大力宣传应急自救的意识。这样的活动要长期性,深入人心,这样才能不浮于形式,真正意义上的利国利民。


(中国集群通信网 | 责任编辑:陈晓亮)

中国集群通信网,国内首家集群通信专业网站。

Copyright © PttC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中国集群通信网 对讲机学堂 对讲机世界